事故發生經過
2004年6月3日凌晨零點,某公司職工蘇某、張某、王某3人正在車間值大夜班,蘇某負責操作15號提純反應釜,該反應釜容積為300L,操作壓力為常 壓,主要用于1,4 -二氧六環的回收。2時左右,蘇某向反應釜中添加丁200kg的二氧六環,大約蒸餾到凌晨5時左右,蘇某在二樓崗位值班操作,王荒和張某在 一樓刷碗、洗臉后,張某回二樓途中,大約5時1 0分左 右發生了爆炸。張某面部被燒傷,王某距張某6m左 右,幸免于難。蘇某被當場炸死,車間窗戶框連同玻璃全部震飛,簡易屋面嚴重破壞。
事故原因分析
(1)直接原因。
這是一起化學性爆炸事故。二氧六環暴露于空氣和光線中時,很容易形成過氧化物,且該過氧化物 的揮發性比相應的一氧六環的揮發性要小,在蒸餾 時,不會隨一氧六環蒸發,容易積聚在反應釜的底郭,并且過氧化物富有能量,有發生爆炸性分解的 傾向。此事故由于釜內1,4二氧六環被蒸干,釜溫升 高,造成釜內發生化學爆炸。
(2)間接原因。
經調查該公司4-甲基嗎啉-N-氧化物的生產技術,沒有經過有資質的權威機構認證。對該產品的高 溫易分解、爆炸特性認識不足,沒有預防事故的措 施。裝置的操作系統有缺陷,不便于工人觀察、判斷釜內的真實液位,且無液位和溫度很限報警裝置。
該公司持有N-甲基嗎啉、_二氧六環兩個產品的危化品生產許可證,但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雙氧水和 甲苯,沒有按規定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。另外,沒有進行安全評價,職工教育培訓也不到位。
事故處理建議
按照《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》的規定,要求該公司必須在近期內由中介機構進行安壘綜合評價。
完善裝置,改進工藝,確保蒸餾過程中釜內液位 不低于規定值,加裝溫度和液位的顯示報警裝置, 盡量減少投料頻次。
編制工藝文件時應更嚴謹細致,關鍵環節的操作應重點要求,應有事故應急預案。在回收1,4-二氧六環的工藝過程中應注意過氧化物的累積,及時處理。減少現場易燃物的貯存量。對常壓容器實行定期檢驗,尤其是介質為易燃易爆的容器,更要強化管理。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和技能培訓,使之熟悉介質性質,了解容器狀況,持證操作。